|
CN
|

新闻

“如虎添翼” :V.MO的故事

在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发布电动垂直起降(eVTOL)载人飞行器V.MO原型机后,我们对项目经理及产品经理周瑾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更多项目信息及其相关进展。

我们对空中移动出行的愿景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为什么布局空中移动出行,这一领域存在哪些市场机会?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时代,见证着对传统认知的颠覆和深刻反思。在集团内部,我们相信探索以城市空中交通为代表的下一代移动出行解决方案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开发了这款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原型机V.MO,以满足中国客户未来的出行需求。展望未来,我们认为这一领域极具潜力成为大众汽车集团日益重要的细分市场。

为何称之为“如虎添翼”?

为纪念在中国农历虎年发布这款初版001原型机,我们将其设计为独特的黑金配色,并取名“如虎添翼”。中国有一句成语“如虎添翼”,即用加倍的能力和决心面对任务和挑战,我们对空中移动出行也秉持着“如虎添翼”一般的态度!

未来,中国人将如何使用 eVTOL?你们的目标客户是谁?

空中移动出行未来将很可能成为中国大都市城市和城际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现有地面交通工具,eVTOL飞行器可实现更快速、更高效、更灵活地运载乘客进行中短距离出行。我们的中国客户渴望创新科技并敢于尝试,当下这样的需求已经日益明晰。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私人eVTOL,服务于不断增长的城市精英,为其在各大城市之间的商务和休闲旅途提供便利。 eVTOL的风格、规格和设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我们对用户的深层研究,全国共计超百位高净值人士参与了我们的研究。

因此,在投入商用的第一阶段,V.MO将被定位为面向高净值人群的高端产品,例如用于VIP空中穿梭服务。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将为该市场带来什么价值?如何区别于竞争对手?

空中移动出行项目发挥了大众汽车一直以来在精密工程、设计和创新方面的传统优势。

宁德时代为大众汽车独家研发的先进电池将确保高水平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技术理念、先进的电池、空气动力学设计和轻型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使我们的eVTOL在电池满电状态下可续航200公里,最长飞行时间达60分钟,进而既可用于城市通勤或休闲,还能够应用于城际交通和空中穿梭服务。

内部豪华客舱将于明年春季发布,其世界一流的体验将彰显我们对中国消费者品位的前瞻理解和专业设计水准。与目前普遍配备两个座位的 eVTOL不同,该款机型拥有四个座位,同时仍可提供宽敞的乘坐空间。

此外,我们还将为飞行爱好者提供支持少许人为操作的手动飞行模式。我们相信这项激动人心的设计将会受到客户的青睐。

空中移动出行领域目前活跃度如何?未来将如何发展?

我们正在走向一个不需要飞行员执照,人人都能驾驶飞机的世界。自动化和远程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乘客只需选择目的地,飞行器系统将负责导航和确保乘客安全。我们希望充分释放这一行业潜力,拓展更广泛的中国客户群体。

eVTOL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吸引了来自传统航空、汽车以及初创企业的参与者。在全球超过200个正在开发的eVTOL中,有不到10个正在进行认证。中国政府已经表示,愿意开放低空空域,作为解决交通拥堵的可行方式,这一赛道在本土市场的热度可想而知。

“飞行汽车”从图纸变成现实

项目团队由哪些成员组成,他们的专业是什么?

空中移动出行项目的核心团队由一群来自中国、年轻并充满激情的本土专家组成,其中大部分是女性,团队中的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能力和满腔热情,共同推动项目的发展。我们迄今所取得的成绩证明我们具备创新能力,来推动空中移动出行规模化发展。

• 我在六年前加入大众汽车,并于2020年加入空中移动出行团队,除了十年汽车行业相关经验,我是从零开始了解 eVTOL的。此后通过不断研究,咨询行业内专家,参观生产设施,努力成为一名专业人士。尽管过程中面对很多挑战和坎坷,但我坚信:我们正在研发一款特别的产品,并终将获得成功。现在它真的成为了现实!

• 我们的设计师,刘雨婷,专攻工业与交通设计专业,在今年一月加入大众汽车的空中移动出行团队。她此前毕业于德国普福尔茨海姆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加入任何一家世界领先的设计工作室,但她选择了这一具有挑战性也很有意义的空中移动出行项目作为她职业生涯的起点。她很快成为了设计管理、设计可行性和供应商管理领域的专家,承担起通常由资历超过十年的员工所担负的重任。

• 我们的UX设计师朱端曾在微软工作过四年,2018年加入大众汽车,并于2019年初加入空中移动出行项目。他是一名航空爱好者和行业专家,同时经常参与并领导涂装设计等跨领域项目。他负责我们的用户研究和案例开发工作,通过详尽规划用户体验,帮助团队设计完美贴合目标客户需求的产品,甚至包括娱乐系统。

• 张媛是我们的联合项目统筹协调员兼电池负责人,她于2013年入职大众汽车,2020年加入空中移动出行项目组。她的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V.MO对电池的要求极高,起初我们以为不存在适配的产品,然而,她不辞辛劳调动集团一切可用资源,使我们最终从宁德时代和麦格纳采购到了适配的电池模组。

• 我们的另一位联合项目统筹协调员及传播负责人孙文婷于2015年作为管培生加入大众汽车,自2020年以来一直是空中移动出行项目团队的一员。她承担项目的所有技术以外的工作,从集团内部与法规、采购和传播部门的沟通,到外部与供应商的协调。她负责解决团队的问题,并在项目最初的对内传播,与之后的对外乃至全球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拥有一支小型、精简且具备强大内驱力的核心团队,同时也拥有强大的合作伙伴,如轻型运动飞机领域的市场领导者湖南山河科技、宁德时代、麦格纳和Tangerine。该项目汇集了各方领先的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这项全球合作不仅体现了集团“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使命,还将引领整个世界探索空中空间与移动出行的未来。

这款eVTOL有哪些特点和性能?大众汽车赋予其哪些创新设计?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拓性项目,我们正在创造全新的设计理念、材料,制定新的安全标准。我们原型机的理念基于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出发点是希望无需飞行员执照,人人能够安全地操作飞机,当然我们也会提供手动飞行模式。我们也在开发环保的电力推进系统、充电时间极短的高性能电池、能够完成起飞和降落的最小空间要求、以及依托高速计算和大数据的引导与控制系统。

V.MO机型设计为翼长11.2米、翼展10.6米的豪华X形翼构型,八个用于垂直起降的旋翼以及两个用于航向水平推进的螺旋桨。满电状态下,载人飞行器最终将实现运载四名乘客及行李物品续航200公里,最长飞行时间达60分钟。

我们为潜在的高净值目标客户打造精致、具有未来科技感、豪华的用户体验。例如,置于机翼下方的客舱使机身造型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同时确保乘客远离螺旋桨。飞行器还配备了空气动力学起落架,以支撑机身,同时便于乘客从地面进入舱内。

团队遇到了哪些挑战,如何解决这些挑战?

由于eVTOL行业起步不久,我们时常发现,现有的市场技术并不符合大众汽车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标准。尽管是从零起步,但项目充分受益于大众汽车在汽车制造方面的底蕴与完善的流程,我们也在集团内部尽可能建立协同效应。此外还有来自中国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使我们得以利用本土的开发能力和资源、敏捷的流程和高效的供应链完成并发布第一阶段原型机。

在智能集成和创新调整的过程中,从eVTOL开始配置到构建出第一个全尺寸原型机,只用了短短八个月。这感觉就像我们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考虑到项目的许多方面是并线而行,我们必须确保内部与外部的所有利益相关方都能步调一致。有时候,我们感觉如同在创业!

这一原型机是我们的第四次尝试,期间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与挑战,但我们从未放弃,直至打造出成功方案。对某件事的不熟悉能够加速我们的学习效率。这需要团队内部以及和利益相关方之间更多的信任与韧性。我为我们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这款原型机采用了哪些技术,在未来会如何发展?

我们正在开发环保的电力推进系统、充电时间极短的高性能电池、能够完成起飞和降落的最小空间要求,推进高速计算和大数据方面的进展。

打造一款优秀的飞行器,需要平衡不同的性能目标。由于对重量的敏感性,我们常常需要在性能和效果之间进行权衡。然而,我们相信通过豪华、前瞻性的X翼串联配置,我们已经实现了有效载荷、机身空间、重心和空气动力中心之间的平衡。

展望未来

这个项目的下一阶段是什么?改进后的原型机将于什么时候推出?你们计划何时进行首飞试验?

V.MO的亮相是我们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的首个重要里程碑。我们将通过数轮飞行试验进一步优化方案,改进后的原型机将于2023年夏季末进行更高标准的试飞。

你认为市场对V.MO的接受度将会如何?

我们相信市场会认可这份对于空中移动出行未来给出的充满信心与雄心的答卷,尽管作为一家传统汽车巨头,我们在大多数人眼里并非该领域的“头雁”。这份成绩同时再次彰显了大众汽车“在中国,为中国”的发展使命,也是我们带给未来客户的一份礼物。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首款eVTOL载人飞行器V.MO

空中移动出行项目团队:张媛、周瑾、 刘雨婷、孙文婷、朱端

返回新闻概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